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 倡廉文摘 >> 宣传教育

刘统勋的持正之道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已阅读: 0 发布时间:2018/5/3 15:59:45

清代官场有这样一首《一剪梅》,影响很大,其词共四阕,开头就是“仕途钻刺要精工,京信常通,炭敬常丰。”字数不多,却十分形象,十分深刻,入木三分地道出了当时的官场潜规则,倘若哪位大人要做官,且还要做得大,做得稳,就要以钱开路,四处钻谋,结成一张庞大严密的关系网,否则,是根本行不通的。

可是,这个金科玉律般的钻营学到了刘统勋这里却不灵了。他曾有这样一个世交,其家的子弟已经位列封疆大吏了,过年时,让仆人将一千两银子送到刘统勋的府上,以示亲切慰问,进一步拉近两家的感情。刘统勋遂将其仆人叫到自己面前,诚恳地对他说:“你家主人和我是世交了,一年到头来看看我,此近心厚谊之举,令我非常感动,请你代表我向你家主人表示深深的谢意。可是我现在身为宰相,朝廷的俸禄足够我生活所用。回去转告你家主人,将这笔钱送给那些生活困难的老朋友比放在我这里更有意义!”回绝理由入情入理,态度坚决没有余地,但话说得很得体,讲究策略,既光明正大,又不伤人自尊。

对热衷于走歪门邪道的人,刘统勋就是另一种态度了。刘统勋向来是光明正大,坦荡磊落,公事到朝堂上,该咋办咋办,绝不存在以权谋私和“穿小鞋”的现象。有私事也没关系,但必须是堂堂正正地在大白天到府上,有啥说啥。但凡在晚间鬼鬼祟祟来叫门的,他知道其有不可告人之事,因此一概拒而不见。曾经有个靠拿钱当了官的人在夜深之时前来叩门,刘统勋给他吃了闭门羹。等到第二天上朝时,刘统勋将此人叫到跟前,当着会议厅(政事堂)全体大臣们的面说:“黑更半夜去叩他人之门,这不是正人君子的做派。你有什么事情,不妨当众说出,就算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,也没关系,正可以让我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”这个人一句话也没说,脸涨得通红,低着头就溜了出去。从此,再也没人敢自讨没趣了。

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刘统勋受命主持大考,举子褚筠心本来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有非常不错的成绩,可是怕进不了前三名,于是就将自己所拟的对策抄出开头的三十余行送到刘统勋的门下。按说,这并非褚举子的新发明,而是当时的风气,几乎每个人都这样,可是刘统勋不吃这一套,认为这就是在雅的名义下投机取巧,钻刺邪谋。阅卷时,刘统勋先找出褚筠心之卷,对所有考官说:“这是我原来所聘请在家修书的褚筠心之卷。”然后,不管其文章写得多么精彩,也不让其进入前十名,只将其放在第十一的位置。

刘统勋经常奉命远出,每行则轻车简从,只带两个仆人,这样目标小,不惹人关注。他到了各地衙门的旅馆后,首先安排仆人住在后边的房间,他住在前边。吃完饭,他就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,专心致志地处理公务,需要人的时候,即刻让仆人传唤;需要尽快办理什么公事,随时传令当地衙门去办。有时在房间内来回踱步,思考问题,夜深人静,感到疲倦时躺下休息。这期间绝不与任何无关之人相见,哪个想追踪逐影打通关节,想都不要想。

从古至今,为官者心中都有一道篱笆墙。倘若自家的篱笆扎得不紧,任凭别人钻来钻去,自己的防线必然形同虚设。别人来打探朝廷机密消息时,泄露不泄露?别人请托谋私之事应承不应承?朋友、故交拜托枉法之事,办理不办理?但凡这样的事情几乎都与朝廷律法、人间正道水火不相容,应来应去、办来办去的结果恐怕不用想都能知道。刘统勋针对不同的对象,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,既堵住了别人钻营渗透的一切漏洞,也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敢打他的歪主意,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。刘统勋的持正与谨慎令人钦佩。(马 军)

主办单位:game36528365365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

地址: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  邮编:226018

网站投稿QQ群:142801336           《方圆》投稿邮箱:fytg@ntlz.gov.cn

game36528365365、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

手机客户端

微信公众号

《方圆》杂志

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苏ICP备09031179号